12个关键词,揭秘医美围猎内幕
——“3·15 ”之医美最详尽篇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王东红) 中国医美市场已居全球第二位,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4810亿元,而跃居世界首位。机构数据称,2023年医美用户将达2548.3万人。不少机构嗅到商机,纷纷入驻医美平台,相关APP平台也应运而生。
不过,一边是行业发展诱人的前景,一边是行业发展引发的乱象。
混乱的行业生态和蓬勃发展的诱惑力,导致大量市场份额流失至非正规市场。
医美机构增速不到整体需求规模的一半,供不应求是市场现阶段的特点,同时为“黑医美”的滋生提供了土壤。《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在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中,医院类医美机构占比为不到三成,市场黑医美乱象丛生。
从产品端看,非法医美场所近八成医美设备为假货,针剂市场水货横行,正品仅到三成;
从人员构成来看,合法合规医师仅占24%;
互联网上,医美平台“贩卖焦虑”“虚假营销”,还涉及“泄露隐私”。
针对行业乱象,中国质量新闻网“3·15”之医美最详尽篇,将用12个关键词,来揭秘医美围猎内幕。
【人员端】“野生专家”横行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医卫组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医疗美容从业人员管理的提案》。提案建议,建立规范的医美人才培训体系和专科医师制度;加强民营医院医生的系统化培训;取消医美咨询师,规范医务助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取缔非法的医美从业人员。
这是对医美乱象的两会的一次正式发声。“对于医美从业人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医美事故的发生。”肖苒的建议在医美业内引发讨论。与医美咨询师相关的话题成为焦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教育培训中心发布的《中国医美产业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报告》显示,医美机构的服务岗位人数占比最大,且学历层次普遍偏低,非医学背景人员占比超过了60%。
由于医美行业在我国起步晚,目前医美咨询师尚属“三无”职业:技术质量无标准、服务行为无规范、职业技能无等级,因此,亟需建立职业准入和考核标准。
空壳与空挂
生活美容机构进行微整形手术;医美机构虽有资质,但只是一个空壳;医美机构名下医生都是空挂,真正行医的是没有行医资格的社会人员。这是中国质量新闻网“3·15”之医美黑幕调查中消费者反馈最多的问题。
先讲个案例。小君在天津蓟州区嘉华帕提欧小区一间民居里完成了假体隆鼻加耳软骨手术,该手术在客厅进行,整个手术进行了近5个小时。手术后不久,小君的鼻子开始化脓。正规医院医生建议她尽快取出隆鼻的假体,否则会出现脑炎或者失明症状。
机构是否有资质?“医生”在民居中做手术是否违法?这些问题,到了事后小君才想到应该提前考察的。小君遇到的是医美“黑诊所”。
根据国家规定,医美手术需要在医疗场所由医生完成。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不具备资格的美容院在开展医疗美容项目。还有一些医美机构,因人力成本,无法聘请明星医生坐诊,将普通医生包装成明星医生,这就是业内所指“野生专家”。
类似的案例还有多起,中国质量新闻网在调查中发现,在美与利润的诱惑之下, 买卖双方,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中的风险。
专家说法:中国医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邓利强表示,所有动刀的、用药的都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医疗美容是指应用手术、注射和药物进行塑形。消费者对此很少有辨别的能力。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医疗安全交付的是那些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人。之前有机构发布的“医美黑皮书”显示,黑诊所是正规诊所的6倍,其规模小、隐蔽性强,存在难监管的问题。一名专业整形外科医生要经过至少10年的培训才能独立执业,而现在这一条件很难再做到。此外,医美圈还有一种现象也很严重,那就是挂证,消费者在接受整形手术后一旦出现问题,即便是向卫生部门举报,也会面临取证难的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手术出问题后,小君试图向给她做手术的“医生”求助,对方让她到正规微整医院将隆鼻的假体取出来。可当她到正规微整医院提出取出假体的要求时,被拒绝。之后她再联系那名“医生”,对方却将她拉黑。
她继续向卫生部门举报,由于取证困难,举报也是没有结果。
对此,专家表示,正规医疗机构有保存证据的意识,所有的医疗行为都可以回溯,而非法机构恰恰是为了规避调查,根本没有办法回溯。
假医师与资格存疑医师
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文书显示,宁波海曙艺丽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曾因安排非卫生技术人员为顾客开展热玛吉医疗美容服务被顾客诉至法院,后被判决退还费用近120000元。而宁波海曙艺丽美容诊所又为新氧认证医疗机构。此外,在北京警方处理的10余起“涉及诱导消费者申请‘美容贷款’去指定医院整容而进行诈骗的案件”中,北京艾菲医疗美容等9家医美机构包括在内,而艾菲医疗美容是在新氧平台获得新氧认证的医疗机构和正品保障机构。同时,在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新氧发起投诉的消费案例主要也指向新氧APP上的医师、医院存在虚假宣传等。有报道称,新氧曾因此升级社区审核制度,清理违规商品涉及商家2822家。关于此类案件的详细情况,中国质量新闻网曾与新氧方面联系,但至今未得到说法。
事实上,信任问题一直是新氧等医美平台面临的最大痛点。机构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目前全国医美从业者在10万人以上,但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合法医师仅占行业28%。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教育培训中心主任田亚华教授表示,在医学行业,现有从业者基本靠自学成才,因为国家目前尚无专业医学美容咨询(设计)人才的规范培养途径,而医美又起步晚发展快,这两者脱节。只有通过统一的规范培训,才能彻底解决当前医美咨询(设计)技术质量无标准、服务行为无规范、职业技能无等级的问题。
贩卖焦虑与信息泄露
医美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运营方式操作到极限,运营方宣称能帮用户获取